做外交工作,甘于吃苦、勇于吃苦要排在第一位
曾任中国驻巴布亚新几内亚大使等职、从事外交工作30多年的袁祖德,是从海门市常乐镇一个普通农家走出去的一名资深外交官,这位外交战线上的老人有着许多鲜为人知的往事。
▲ 袁祖德与美国总统布什合影
一场车祸让他几乎丧生异国
在我30多年的外交官生涯中,最难忘的是走出国门担任中国驻巴布亚新几内亚大使的那次‘处女秀’。其间两年多任职经历,让我经历了难忘的凶险。所幸,最终逢凶化吉。”
▲ 袁祖德与巴布亚新几内亚当地部落居民合影
在大多数中国人的眼中,西装革履的职业外交官们代表一国驻守他国,其待遇和地位令人羡慕。然而,这往往只看到了一面,另一面往往不为人所知。袁祖德主动“解密”他遇到的劫难。
“1994年3月,时任美国国务卿的舒尔茨访华时,听说我要到巴布亚新几内亚工作,对我说那可是个不一般的国家。我当时不知其含义。到巴国履职后,这才知道舒尔茨所言不虚。”这个国家正处于原始部落解体、向现代社会过渡阶段,贫穷落后不说,治安极差、官员腐败。”
到该国任大使不久,袁祖德的夫人在一次出门买菜时,就遭到了一伙歹徒的抢劫。所幸,虽有财物损失,人未受伤。“有一段时间,我和爱人时常发现大使馆围墙外的铁丝网上沾有血迹。后来一了解,那些血是想偷偷进入大使馆的不良人员脚底被划破后留下的血渍。”袁祖德说,那段时间,爱人在外始终缺少安全感。
更危险的一次,袁祖德在开车外出途中,车辆突然失控冲下山去。“当时,我头脑中一片空白,感到极度绝望。车辆从高处翻滚下来,幸好四轮着地,加之系着安全带,逃过一劫。”这场车祸,让袁祖德对生命重新有了认识。
揭秘外国政要不为人知一面
▲ 袁祖德在联合国总部前
30多年外交官生涯中,袁祖德接待过不少国外政要。
回眸往事,袁老笑言:“政要也是人,他(她)们也有和普通人一样的七情六欲,也有平时不为人知的一面。”
▲ 里根总统写给袁祖德的致谢信
袁老的印象中,已逝美国总统里根,在政坛上同样是个“好演员”。“他对人彬彬有礼、笑容可掬。在与中方领导人会见前,里根往往会在休息室闭目养神一会儿。一出休息室,他立即抬头挺胸,精神抖擞。”袁老“揭秘”道,“在离开中国前夕,里根说他的遗憾是访问时间太短,只能‘走马观花’了。但同时,他又用一句‘百闻不如一见’感叹和夫人南茜此行的收获。”
▲ “铁娘子”写给袁祖德的致谢信
号称英国政坛“铁娘子”的撒切尔夫人,也令参与接待工作的袁老极为难忘。“撒切尔夫人访华时,是挟马岛之战大捷的‘雄风’而来,行前撒切尔夫人可谓意气风发。然而,她与邓小平谈香港问题却郁郁寡欢,步出大会堂下台阶时一脚踏空,差点摔倒。”袁老同时介绍,“撒切尔夫人在杭州花港观鱼时,脚下高跟鞋被卡栅栏内拔不出来,此景恰被记者抓拍,撒切尔夫人当即大发脾气,露出她性格极为强悍的一面。”
而最让袁老感到“无厘头”的,还是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。“他来华的代表团是最乱最无章法的。183名随行人员中只有近百人带有护照,这中间还有近半数已过期,办了中国签证的不到20人。在华期间,不但行程随意变更,还严重不守时。与邓小平会见时他居然迟到25分钟,出席欢迎宴会迟到30分钟。”
袁老说:“还有,罗马尼亚总统齐奥塞斯库是个‘妻管严’,他的妻子竟要同他一起检阅仪仗队……”
领导没有批评就是最高奖赏
外交无小事。这是因为,外交人员的行为举止体现的是一国的国家形象。
而要做一个合格的外交人员,能吃苦、敢于吃苦,应该放在第一位。”袁祖德说,“接待国宾来访是件相当复杂的综合性工作,往往涉及几十个部门,事无巨细、件件要落实,如果误了一个细节,可能就要出问题。当年,里根答谢宴会在刚刚落成但尚未开业的长城饭店举行,宴会中的菜质量是好的,但是量少,许多人还未尽兴,宴会就匆匆结束了。”
▲ 1984年4月29日,时任美国总统里根访华期间偕夫人游览长城。
不为人知的是,从1993年11月接待里根来华第一批先遣组,到1984年5月1日里根离沪回国前后半年时间内,特别是在里根到华后的6天,袁祖德和他的外交团队高度紧张,生怕一个接待环节出现瑕疵。“里根访华结束后,我全身就像散了架,关起门来整整睡了三天三夜。
那种从里到外的累,不从事这一职业,是根本想象不出来的。每一个重大外事接待任务完成后,领导没有提出批评意见,就是对我们最高的奖赏。”
1994年,袁祖德因为长期工作压力过大,加之此前遭遇突发车祸,以及年仅五十岁的弟弟在国内英年早逝等一系列打击,导致患上严重的忧郁症。“莫名其妙想死的念头时常浮现,后来回国就医后,才知道患上了忧郁症。”
“在听从医嘱定期服药及有效的心理疏导后,我终于走出了抑郁症的阴影。”袁老感慨地说,每个人都不可能永远是幸运儿,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。
生活在今天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是幸福的,他们拥有了比父辈更多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潜力,希望更多年轻的外交官,为中国外交事业作出新贡献。
- END -
图文 | 《江海晚报》
排版 | 外交官说事儿 小哈
更多精彩
敬请关注“外交官说事儿”
联系我们
倾听外交
听